新闻资讯
张良墓到底在哪里?张良坟墓在哪
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,西汉时期的张良字子房,是个富于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。据史籍记载,其先为韩人,其祖、父五世相韩。秦破韩,张良矢志复仇,结交刺客,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,未中,逃匿于下邳(今江苏睢宁西北),幸遇黄石公,得《太公兵法》三卷。后归附刘邦,为之谋划天下,以下立六国之后、联结英布、彭越、重用韩信、穷追项羽等策而深得刘邦信赖。
刘邦曾褒扬他道:“夫运筹于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”天下既定,张良被封留侯。然而,这位以三寸舌为帝者师,封万户、位列侯的开国勋臣却功成名遂,急流勇退,托疾不朝,闭门谢客,过起隐士生活,直至汉高后(吕雉)六年(前182 年)谢世。据《汉书》记载,张良死后葬济北(今山东济水之北)谷城山下黄石。但他的晚年活动,因而鲜为人知。
他归葬于何处,也众说不一。
在河南省兰考县县城西南6公里的曹辛庄车站南侧,有一座张良墓,高达10米,古柏环绕,郁郁葱葱。据传,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弄权。从此,张良托病隐居于东昏县(今河南省兰考县)西南的白云山,卒后便葬于此地。
据唐代《括地志》记载:“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,与留城相近也。”“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,今城内有张良庙也。”当初,刘邦封侯之时,曾许张良“自择齐三万户”。然张良以始见刘邦于留城,而求封留。(以张良之老谋深算,择留而弃齐三万户,似有避嫌之意。)所以,此说当不谬。因而,张良墓或当在沛。
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庸市有风景区名张家界,一称青岩山。此地,山奇云奇,木奇水奇,清幽之至,景色绝佳。《仙释志》载:“张良,相传从赤松子游。有墓在青岩山,对隐时现。”(似为青岩山多雾之故也。)《陵墓志》卷之六亦云:“汉留侯张良墓,在青岩山。良得黄石公书后,从赤松子游。邑中天门、青岩各山,多存遗迹。”张良早于封侯之初,即向刘邦表诉“愿弃人间事,欲从赤松子游”的心迹。所以,他遁迹从道,徜徉于青岩山那样的深山野林,亦不无道理。湖南省有关部门专家对此相当重视,并赴张家界实地考察。只可惜时光如水,遗迹荡然无存,张良墓已难以指实。
以上三说,似乎更增添了这位巧于心计、城府颇深的封建士大夫的神奇色彩。其实,早在元代,便有了张良从赤松子游、得道成仙等内容的杂剧剧目。但张良终归是人不是神,也并无从赤松子游之举。那么,张良墓究竟位于何处呢?相信时间会解开这个谜
张良那么厉害为什么还重用韩信?张良劝韩信功成身退
对岳飞北伐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
绍兴和议
宋高宗、秦桧强令岳飞班师后,为了扫清向金人议和的障碍,先后解除了岳飞、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,然后向金乞和。而这时金兀术攻打淮西又连败于宋军,终于使他认识到对宋战争已不可能用武力取胜,也表示愿意与南宋议和,于是双方开始了紧张的和议活动。宋高宗和秦桧见和议可成,像岳飞这样的良将不仅不再需要,还有碍于投降活动,加之金兀术害怕岳飞反对和议,也派人授意秦桧害死岳飞。因而宋高宗和秦桧便以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逮捕入狱。
此后宋金双方终于在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订立和议:南宋正式向金朝称臣,每年纳贡银25万两、绢25万匹,并以淮水为界,将淮水以北的地区划归金朝。这个和议因是在绍兴年间签订,故被称作“绍兴和议”。绍兴和议订立不久,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,伙同王氏、万俟卨和张俊加紧了迫害岳飞的活动。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(公元1142年1月27日)终以“莫须有”的罪名将岳飞父子及张宪杀害,当时岳飞年仅39岁、岳云年仅23岁,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“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”八个大字,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。
岳飞被害
1141年,宋高宗解除了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。秦桧又派他的爪牙诬陷岳飞谋反,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逮捕入狱。另一位抗金将领韩世忠去质问秦桧,根据什么说岳飞谋反,秦桧拿不出证据,竟厚颜无耻地说:“莫须有。”韩世忠愤怒地对他说:“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!”1142年初,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了岳飞。那时候,岳飞刚39岁。
岳飞被害以后,临安狱卒隗顺偷偷地把他的遗骨埋葬起来。直到宋高宗死后,宋孝宗即位,岳飞的冤狱得到平反昭雪,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,后来又在岳墓的东面修建了岳庙。宋宁宗在位时追封岳飞为鄂王。现在,在庄严雄伟的岳庙大殿里,端坐着全身戎装的岳飞塑像,塑像上方悬挂的匾额上,刻着岳飞亲笔写的“还我河山”四个大字。在岳飞墓门对面,还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、王氏、万俟卨和张俊四个反剪双手的跪像,反映了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对卖国贼的憎恨。
评价
岳飞抗金是在女真贵族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,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。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,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,符合广大人民利益,是正义的,功绩不可磨灭。岳飞一生廉洁正直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因此岳飞应该是一位具有优秀品质的杰出的抗金英雄。
岳飞一生廉洁正直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有人问他:“什么时候天下才能太平?”,岳飞说:“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怕死,天下便可太平!”。他一生坚持抗金,身经大小战役百余场,未尝一败,保卫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,因此受到历代人民的尊敬。
他写下了《满江红》这一传世之作。“怒发冲冠,凭阑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靖康耻,犹未雪;臣子恨,何时灭。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。